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第9期文章
  • 不同类型静坐不能三例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静坐不能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3例静坐不能患者,例1诊断为急性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停用奥氮平,予普萘洛尔、阿普唑仑、苯海索和补铁治疗后好转;例2诊断为迟发性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逐渐减停利培酮、加用阿普唑仑后好转;例3诊断为帕金森病静坐不能,继续予抗帕金森病药多巴丝肼、司来吉兰、普拉克索,加用阿普唑仑、普萘洛尔后好转.结论不同类型......

    作者:王磊;汪明玉;吴金龙;李昀;钟池 刊期: 2018- 09

  • 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计9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2例)以及常规一线治疗后患侧去骨瓣减压术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50例),监测手术前后颅内压,Glasgow预后分级评价预后,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伤至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4.63±1.61)h对(36.61±1.92)h;t=32.464,P=......

    作者:宋凤磊;赵阳;马琳;王利刚;刘博峰;孙鹏;尚云才;王光羿 刊期: 2018- 09

  • 抗CV2/CRMP5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两例分析

    研究背景抗CV2/CRMP5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少见.本文报道2例抗CV2/CRMP5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抗CV2/CRMP5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诊.结果例1为52岁女性患者,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3年入院,自右......

    作者:钱敏;关鸿志;管宇宙;魏妍平;谢曼青;任海涛;赵燕环;陈琳 刊期: 2018- 09

  • 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与Tan侧支循环评分预测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

    目的筛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基于CTA的两种侧支循环评价量表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连续纳入13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采用基于CTA的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和Tan侧支循环评分(Tan)评价侧支循环,发病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预后(以病残或病死为主要结局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

    作者:陈艳;赵佳驹;吴波 刊期: 2018- 09

  • 常见神经变性病杏仁核病理学研究进展

    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是常见神经变性病的重要病变部位之一,是临床症状的病理学基础.本文主要概述常见神经变性病杏仁核病理学特征及其内病理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α-突触核蛋白和TARDNA结合蛋白43分布和表达共存情况.......

    作者:王圆圆;朱明伟;冯枫;王鲁宁 刊期: 2018- 09

  • 会阴部疼痛诊断与治疗思路

    会阴部疼痛系以会阴为中心的疼痛,涉及器官众多且功能复杂,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会阴部疼痛临床发病率较低但功能障碍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病因学分析的诊断与治疗模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多学科综合有助于会阴部疼痛诊断与治疗良性思路的建立,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路桂军 刊期: 2018- 09

  • 厄瑞奴单抗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厄瑞奴单抗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ErenumabORAMG334ANDMigraine、厄瑞奴单抗AND偏头痛计算机检索2001年1月1日-2018年8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GoogleScholar互联网检索关于厄瑞奴单抗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

    作者:林燕;陈邓;徐达;刘凌 刊期: 2018- 09

  • 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评价前庭耳石器传导通路的重要检查方法.气导声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而直流电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国内尚未见诸报道.本文综述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记录方法和临床应用.......

    作者:张玉忠;陈耔辰;王继红;魏馨雨;徐勇;陈飞云;吴彩芹;成颖;许珉;张青 刊期: 2018- 09

  •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共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5例,前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者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评价术后疗效并记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听力下降、症状性缺血性卒中、面神经损伤).结果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5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均采取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85例,100%);8......

    作者:齐猛;张雷;梁建涛;李茗初;郭宏川;陈革;鲍遇海 刊期: 2018- 09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2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0岁50例(老龄组),<70岁236例(低龄组)]均采用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侧面部麻木感、术侧听力下降、脑脊液漏、手术切口愈合欠佳、颅内感染、脑积水;采用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BNI)三叉神经痛分级评价疼痛缓解;记录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286例患者中36例(......

    作者:宋刚;鲍遇海;郭宏川;梁建涛;李茗初;王旭;陈革 刊期: 201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