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与脑内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7只健康雄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观察缺血7min再灌注24h后沙土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一氧化氮合酶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沙土鼠脑缺血7min再灌注24h后......
作者:张红梅;李义召;袁海鹰;刘爽 刊期: 2004- 02
-
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索改良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提高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1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的168例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前颅底者64例、中颅底23例以及后颅底81例;中型(2~4cm)91例、大型(>4cm)77例.采用扩大前颅底入路、单侧额下入路、额下眶上匙孔入路、翼点入路、眶颧入路、眶颧颞极入路、岩骨联合入路、远外侧......
作者:沈建康;冯东侠;赵卫国;卞留贯;张怡璐;周新民;成侃;孙青芳;高恒;徐卫东 刊期: 2004- 02
-
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21例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与头部CT扫描所显示的血肿周围水肿(PHE)体积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后第1d,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即显著升高(P<0.05),第4d达高峰,持续约10d后开始降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PHE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
作者:王健;董为伟;贾延颉;李国秧;郑敏 刊期: 2004- 02
-
单纯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诱发电位的改变特征.方法(1)调查114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者(LA组)和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BD组)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2)两组患者均行CT检查,并按照脑白质异常程度分为3型.(3)LA组74例患者,BD组35例患者行MRI检查,根据T2WI显示的脑室周围高信号分为5型.(4)两组分别选择部分......
作者:王蕾;郭洪志 刊期: 2004- 02
-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Fansientischemicattack,TIA)被认为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系统TIA是其中常见类型.我们对2001年1月-2003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邝明平;肖卫民;陈仰昆;李润雄;袁伟杰 刊期: 2004- 02
-
颅内结核瘤的CT及MRI诊断
近年来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回升[1],颅内结核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其临床表现与一般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故诊断较为困难[2].颅内结核瘤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以往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3],但因其特异性较差,因此有必要结合MRI检查进行诊断.为了提高颅内结核瘤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笔者对1994-2001年经我院临床诊断且病理检查证实的36例颅内结核瘤患者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高满;崔世民;陈林根;张蕾莉;靳松 刊期: 2004- 02
-
左顶骨动脉瘤性骨囊肿一例报告
患者男,21岁.因剧烈头痛、左顶部肿块7d入院.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左额顾部为明显,并于左额顶部扪及肿块,无呕吐及发热.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发育正常.左额顶部可扪及一约3cm×3cm大小的质硬肿块,触痛、压痛明显.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入院后第4天自觉头痛减轻.......
作者:袁大伟;文铁 刊期: 2004- 02
-
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一例报告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3个月伴血压下降10d于2002年11月23日第2次入我院治疗.3个月前无诱因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小便失禁、呼之不应,3~4min后苏醒不能回忆当时之事,自诉头晕、周身乏力不适,此后又发作5次.发作期间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烦躁、答非所问和倦怠.遂于2002年8月24日第1次来我院就诊,经抗癫痫治疗未再发病,但患者仍感乏力、智能差并易激惹.头部CT及MRI检查无异常发现......
作者:苘红好;于战涛 刊期: 2004- 02
-
雌激素受体在垂体催乳素腺瘤中的研究进展
1936年,Cramer和Horning等首次报告,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诱发鼠垂体前叶肿瘤的形成.后来的研究证实,雌激素诱发的垂体腺瘤动物模型在许多方面与人类相似.雌激素主要通过其受体介导而发挥作用,因此有关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与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腺瘤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现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雨岚;刘伟;王维治 刊期: 2004- 02
-
NF-κB在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nuclearfactor-κB,NF-κB)是1986年由Sen和Baltimore首先在B淋巴细胞中发现,它在淋巴细胞中可以刺激免疫球蛋白κ轻链的转录[1].NF-κB小仅对炎症和免疫应答具有着广泛的作用,而且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也具有同样的影响.NF-κB的细胞外刺激因子包括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和抗氧化物酶等.NF-κB可以通过这些细胞外刺......
作者:邓钰蕾;陈生弟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并发症现况调查
- 2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分子学机制研究进展
- 3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二例
- 4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 脑卒中一级预防也应紧跟“指南”走
- 6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套细胞淋巴瘤
- 7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中国学者海外报道
- 8 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4年
- 9 β-淀粉样蛋白前体降解产物对阿尔茨海默病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 10 髓母肌母细胞瘤:一例成人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1 发作性右侧肢体抖动、无力
- 12 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两家系和一例散发病例
- 13 关注代谢性肌病 重视特异性治疗
- 14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概述
- 15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 16 硬脑膜外脓肿误诊为慢性硬脑膜外血肿一例报告
- 17 射频热凝术治疗上肢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18 缺血性脑卒中后如何降压
- 19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治疗体会
- 20 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四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