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颅内压初始值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共118例颅脑创伤患者通过颅内压监测,评价颅内压初始值作为判断预后指标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显示,颅内压初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0.635~0.815]与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0.616~0.816)和Marshall分级(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95%CI:0.593~0.787)等项指标具......

    作者:任光辉;杨鉴;刘华 刊期: 2014- 08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及预后评价

    对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他汀治疗组)或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30d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他汀治疗组患者发病30d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t=9.925,P=0.015),发病后3个月预后优于对照组(x2=4.762,P=0.029);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383,......

    作者:毕欣伟;陈立云 刊期: 2014- 08

  • 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共135例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患者中3例发生颅内感染,分别为毛霉菌感染(1例)、脑脓肿(1例)和细菌感染(1例).经感染灶清除术辅助抗真菌药物或抗生素治疗,随访2年,2例脑脊液鼻漏或颅内感染未复发、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发生颅内并发症罕见,需要相关科室协作共同治疗.......

    作者:翟翔;张金玲;李红君;施展;刘钢 刊期: 2014- 08

  • 以丘脑病变为影像学特征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对3例以丘脑病变为影像学特征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病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均存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急性脱水、产褥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偏瘫、昏迷等.MRI检查可见单侧(1例)或双侧(2例)丘脑病变,脑血管造影(MRV和DSA)显示病变部位累及直窦(3例)、下矢状窦(2例)、上矢状窦(1例)和横窦(1例).对于呈急性发病的单侧或双侧丘脑病变,尤其是存在脑静......

    作者:张沈阳;时宏娟;祖洁;唐海;陈浩;张伟;崔桂云;沈霞;岳炫烨 刊期: 2014- 08

  • 脑损伤免疫耐受治疗研究进展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造成脑损伤后修复与机体其他系统存在较大差异.继发性脑损伤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炎症早期对有害物质起清除作用,随着病情进展又可损伤正常脑组织.免疫抑制剂或亚低温治疗对免疫损伤具有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机体免疫反应低下致感染和远期致瘤的可能.因此,降低针对脑组织的自身免疫攻击的同时,不影响机体其他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将是佳的优化方案,本文拟就......

    作者:闫华;李冰;王宏;亢建民 刊期: 2014- 08

  • 对当前结核性脑膜炎病因诊断的几点建议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结、脊柱等结构或组织结核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少数因脑内结核球或脊柱结核的干酪样病灶破裂,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隙,感染软脑膜所引起的一种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也可侵及脑实质和颅内血管[1-5].其临床表现,特别在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加之目前缺乏简便、快速、又确实有效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漏诊或误诊十分严重,应引起重视与关注[1-6......

    作者:粟秀初;赵钢;冯国栋;杨毅宁;戴文;刘婷婷 刊期: 2014- 08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研究现状

    200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Dalmau等[1]提出了“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概念,系由机体针对NMDAR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导致的一种边缘性脑炎(LE).此后,对该类型脑炎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临床常见、受重视的自身免疫性脑炎.......

    作者:王佳伟 刊期: 2014- 08

  •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脑膜、脑实质受累为主,同时可累及脊髓、脊膜;病残率和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患者增多、人口流动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等因素使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结核性脑膜炎亦随之增加.目前,结核病仍是世界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结核病预防和治疗......

    作者:马占云;陈鹏;范学文 刊期: 2014- 08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发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易误诊.经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笔者认为,对于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等疑似症状的患者,应反复多次行脑脊液细胞涂片、乳胶凝集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应采用联合、长期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必要时积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常艳宇;胡学强 刊期: 2014- 08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应对策略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易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而致病,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许多地区出现回升现象,而且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给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了解其耐药机制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结核病的及时诊断、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田亚楠;邹月丽;钱丽花;何俊瑛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