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易误诊的化生型脑膜瘤

    目的化生型脑膜瘤临床少见,对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并复习相关文献,避免误诊.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17岁,彝族.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呕吐、发热伴四肢抽搐.头部CT显示右侧额顶叶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欠清晰,其内含类钙化高密度影,大小约2cm×1.80cm×1.70cm;MRI可见右侧额顶叶大小约2.40cm×2.10cm×2cm的肿瘤影,周围脑组织大片状水肿.术中于右侧额顶叶脑实质内见......

    作者:曾永军;徐德;曹译丹;廖殿英;雷松;陈首名;张尚福 刊期: 2014- 08

  • 记忆力减退1年加重伴视物异常3个月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9岁.主因记忆力减退1年,加重伴视物异常3个月,于2013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经常找不到常用物品,此后逐渐出现找不到常去地点,伴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视物模糊、反应迟钝;约6个月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伴视野缩小、视物发白、视物变形和听力明显下降.......

    作者:范思远;倪俊;杨荫昌;牛婧雯;卢强;崔丽英 刊期: 2014- 08

  • 颅内皮样囊肿破裂

    颅内皮样囊肿为临床少见的、起源于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异位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20%~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内含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囊壁由两层结构组成,即外层的纤维组织和内层的皮肤组织.肿瘤多位于中线,常见于颅后窝、颅前窝或鞍旁,亦可见于颅骨骨缝和脑室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囊肿破裂后可引起化学性脑膜炎、血管痉挛、脑卒中,甚至死亡.CT呈边缘清......

    作者:韩彤;李慧 刊期: 2014- 08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是弥漫性浸润的恶性星形细胞肿瘤,成人好发,发生于大脑半球,可能起源于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亦可能原发,通常无低度恶性原始病变,具有进展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倾向.组织学特征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基本相似,但细胞密度、核异型性、染色质深染和核分裂象增加(图1).局灶性或弥漫性高细胞密度是诊断依据,即使细胞密度不增加,存在足够的核分裂象亦可明确诊断.......

    作者:阎晓玲 刊期: 2014- 08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展简史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进展时可出现精神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或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实验室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越来越成为可能,其中影像学显示颞叶异常信号具有提示作用,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则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应尽早予以阿昔洛韦治疗,延迟治......

    作者:王佳伟;代飞飞 刊期: 2014- 08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102例诊断与治疗经验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经验.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10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神经损害症状,累及脑实质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偏瘫、精神障碍、共济失调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误诊率较高,尤其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对疑似患者,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菌涂片、乳胶凝集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

    作者:常艳宇;胡学强 刊期: 2014- 08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与脑脊液Th1-Th2细胞因子检测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Th1和Th2免疫应答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脑脊液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细......

    作者:卜晖;王云灿;丁文婷;何俊瑛;赵越;吕文静 刊期: 2014- 08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进展.方法对2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发热,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其中21例脑脊液墨汁染色可见新型隐球菌生长.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总有效率达76.92%(20/26);4例早期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

    作者:胡微微;赵玉武;潘庆春;奚敏;汤正好;臧国庆 刊期: 2014- 08

  • 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后分别行肿瘤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TM-iFISH)、脑脊液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TM-iFISH检测显示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数目为18~1823个/7.50ml,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仅2例发现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检测5例均高于......

    作者:姜镕;马春华;朱子龙;李金铎;王斌;孙立伟;吕远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