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合并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性,60岁.主因突发头痛3h,于2011年7月27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3h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以枕部明显,发作时无恶心、呕吐及听力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余,平日不规律口服卡托普利,血压控制不详;无糖尿病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应答准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颈项略抵抗.头部CT检查显示,左侧脑桥小脑角可疑略高密度影,考虑蛛网膜下隙出血.CT......
作者:戴科芳 刊期: 2013- 03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现状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少见,以中青年好发,占所有脑卒中病例的0.50%~1%[1].因其发病形式复杂多样,故临床表现各异,易误诊或漏诊,因而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及病死率[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目前仍是神经病学和神经介入领域的难治性疾病,由于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故对各种临床治疗方法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笔者仅对其中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范一木 刊期: 2013- 03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病残和病死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不仅给患者身体和精神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其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的各类问题亦日趋严重[2].如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合理而规范的治疗,一直是相关领域医务工作者萦绕于心的命题.近10余年来,迅猛发展的血管内治疗技术,由于能够显著地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残和病死率而备受瞩目.......
作者:缪中荣;马宁 刊期: 2013- 03
-
从神经介入医师视角剖析SAMMPRIS研究:对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的评价
支架植入和强化药物治疗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SAMMPRIS)研究是由研究者发起、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与卒中研究所(NINDS)资助、50所医疗中心参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验证其主要假设: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伴复发性脑卒中高危特征[狭窄程度≥70%、近1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事件]患者而言,支架成形术联合药物强化治疗的二级预防效果优于单纯药物强化治疗,......
作者:姜卫剑 刊期: 2013- 03
-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评价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目的是消除颅内出血风险,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本文主要讨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治疗方法,评价其优劣,以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提高治愈率并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锋;宋冬雷 刊期: 2013- 03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成形术相关并发症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主要手段,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例的治疗,尤其是可预防严重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其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支架植入失败、颅内出血、刺破血管、栓塞,以及支架内再狭窄,而围手术期的抗凝药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欣;马宁;刘恋;缪中荣 刊期: 2013- 03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及诱发因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异,易被误诊或漏诊.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如何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和影像学表现分为轻症和重症组,分别接受全身抗凝联合静脉溶栓、......
作者:范一木;李旭东;王世波;贾强;冯涛 刊期: 2013- 03
-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复杂颅内动脉瘤
研究背景尽管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相对宽颈的微小动脉瘤或宽颈分叶状、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部或体部发出的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评价双微导管技术栓塞结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与结果33例复杂颅内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14例)、眼动脉段(3例)、脉络膜前动脉(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3例)、......
作者:尹龙;黄楹;魏铭;梁伟伦;孙宏声;王淑媛 刊期: 2013- 03
-
Onyx结合微弹簧圈经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研究背景采取单纯微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姑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在栓塞血管巢近端供血动脉后,可出现新的供血动脉并可能改变静脉引流途径,从而增加颅内出血风险.闭塞引流静脉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经静脉途径闭塞引流静脉成功率较高,本研究尝试经静脉入路注射液体栓塞剂Onyx结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并探讨其疗效.方法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1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海绵窦区8例、横窦乙状......
作者:吴春富;梁建广;冷冰 刊期: 2013- 03
-
颈动脉扭曲的血管内治疗
研究背景颈动脉扭曲被认为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扭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根据治疗结果初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扭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安全性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全部成功施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无一例......
作者:王利军;王大明;刘加春;陆军;祁鹏;姜学丽;彭海静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病理学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 2 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 3 少见的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垂体腺瘤
- 4 统计法运动单位数目估计技术的可重复性研究
- 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伴皮质盲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
- 6 脑血管反应性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 7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8 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及MRI特征
- 9 颅内皮样囊肿破裂
- 10 百分评分法在急性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 11 多系统萎缩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三例临床分析
- 12 外伤后癫(癎)的临床分析及联合手术治疗
- 13 颅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 14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一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 15 盐酸纳洛酮对创伤性颅内血肿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
-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 17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
- 1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治疗
- 19 小儿创伤性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 20 脑小血管病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