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治疗策略

    回顾分析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微弹簧圈栓塞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22例)和动脉瘤夹闭术(15例)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微弹簧圈栓塞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动脉瘤夹闭术组、病残率低于动脉瘤夹闭术组.提示微弹簧圈栓塞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早期处理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与动脉瘤夹闭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迅速、住院时间短,以及疗效及安全性高之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杨华堂;李广友 刊期: 2013- 03

  • 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及临床意义分析

    研究背景通过综合分析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术影像学表现,探讨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困难或失败原因,并寻找可预测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困难的临床指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接受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患者(窦狭窄伴颅内高压87例、窦狭窄致搏动性耳鸣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及静脉窦直径对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的影响.结果共115例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3例因支架植入困......

    作者:曹向宇;李宝民;李生;王君;马玉栋;刘新峰;梁永平;葛爱莉;张阿兰 刊期: 2013- 03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锁骨下动脉狭窄主要临床表现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探讨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11月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20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支架植入均获成功,术后全脑血管造影提示锁骨下动脉残余狭窄率<20%,椎动脉呈顺向血流,锁骨下动脉盗血现象完全消失,同侧椎动脉颅内......

    作者:王磊波;赵晓静;罗卫娟;刘恋;马宁;缪中荣 刊期: 2013- 03

  • 压力导丝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临界性病变尚缺乏相应的治疗标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需要更加直观的参考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压力导丝用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可能性,以及压力阶差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适应证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10月施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共32例,分别于手术前后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CT灌注成像及术中支架植入前后颈动脉血管内压力阶差变化,评价颅内血流代偿情况.结果术前颈动脉......

    作者:王世波;李旭东;贾强;韩静;冯涛;范一木 刊期: 2013- 03

  • 破裂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研究背景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临床罕见,破裂出血后果严重.本文回顾分析12例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患者(共13个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及预后,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2年6月治疗的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共13个动脉瘤,约占同期颅内动脉瘤总病例数的0.19%(12/6467),平均年龄54岁.动脉瘤形态以囊状居......

    作者:高恺明;佟小光 刊期: 2013- 03

  • 青年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点

    研究背景目前针对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甚少,尤其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文旨在探讨16~29岁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发病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共对2008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211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其中年龄16~29岁的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41例,约占同期总病例数的1.93%(41/2119).影像学检查共发现42个动脉瘤,前循环35个、后循环7......

    作者:王宏;马全锋;王焕宇;薛凯 刊期: 2013- 03

  • 64层螺旋CTA和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研究背景目前尚无研究显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评价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以64层、64排、CT、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隙)出血等词组作为检索词,检索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国家图书馆医学在线(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

    作者:刘庆国;郭兴;宋志斌;高建伟;李旭光;武云利 刊期: 2013- 03

  • 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影像学分类探讨

    研究背景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命名和分类多种多样,大部分为外科手术所用.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血管内治疗的床突旁动脉瘤的改良分类方法,并概述其命名和分类.方法尝试将126例患者共142个床突旁动脉瘤分为两类,即类型Ⅰ(眼动脉动脉瘤)和类型Ⅱ(垂体上动脉动脉瘤).每一类型再被眼动脉与后交通动脉之间的假想等分线分为两类,其中Ⅰa和Ⅱa类动脉瘤主要位于等分线的近心端,Ⅰb和Ⅱb类型位于等分线的远心端.结果全......

    作者:汪阳;刘健;杨新健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