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2月-2006年5月施行手术治疗的2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14例,第四脑室内延髓背侧2例,延髓下部1例和脊髓内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患者14例,次全切除7例,其中2例于手术前施行微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手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尚寒冰;赵卫国;沈建康;濮春华;蔡瑜;林东;成侃 刊期: 2008- 01
-
影响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因素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223例,现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男169例,女54例,男女比例3.13:1.00;年龄3~76岁,平均32.40岁.致伤原因分别为车祸伤(137例)、坠落伤(52例)、摔伤(20例)及打击伤(14例).......
作者:尹志君;施圣钧;王津津;陈春峰 刊期: 2008- 01
-
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微侵袭手术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新方向[1].我院自2001-2006年通过眶上锁孔入路施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邢鹏辉;卞留贯;张学新 刊期: 2008- 01
-
神经梅毒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5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24例早期临床表现为脑卒中样症状.占46.15%;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脑脊液检查蛋白质水平升高者占75.00%(36/48),压力升高者占35.42%(17/48),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者占52.08%(25......
作者:张帆娟;李玲;张波;徐雪 刊期: 2008- 01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三例报告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S)又称葡萄膜大脑炎,为一特异性侵犯含有黑色素组织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由Vogt于1906年首次报告.临床较为少见.笔者对我院2003-2006年诊断治疗的3例Vogt一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龙飞;许国英;童秋玲 刊期: 2008- 01
-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据报道,其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1].目前因脊髓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并发症等严重问题日益困扰整个社会.随着人们对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概括介绍近年来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作者:雷德强;赵洪洋;刘如恩;邓兴力 刊期: 2008- 01
-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iury,DAI)是头部遭受加速和(或)减速惯性力引起的脑损伤,以广泛轴索断裂为特征,常见于车祸伤及坠落伤.其诊断与治疗比较困难,患者多预后不良,病死率达42%~62%,重残及植物状态生存者占30%~40%[1].为此,笔者拟对近年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扼要介绍.......
作者:李莹;苏章杰;王金环;李牧 刊期: 2008- 01
-
蛋白质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障碍,发病年龄为40~90岁,大部分在65岁以后,是中老年人群中痴呆常见的病因.德国病理学家AloisAlzlleimer于1906年首次报告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此后的30年在临床诊断标准的设立及神经病理学等方面有了巨大发展.......
作者:王鲁宁;陈现红 刊期: 2008- 01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变性疾病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缓慢进展的一类进行性神经元变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Pick病(Pickdisease)和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等.组织病理学显示神经元发生变性、缺失,而上述疾病在神经元内存在蛋白质异常聚集形成的包涵体,提示这些神经变性疾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
作者:陈彪;郑晓立 刊期: 2008- 01
-
14-3-3蛋白对其他功能蛋白亚细胞定位的调控作用
14-3-3蛋白是所有真核细胞均表达的一组相对分子质量为(28~33)×103的酸性蛋白,该蛋白家族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及功能等均具有高度保守性.已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发现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的7种14-3-3蛋白亚型(β、γ、ε、σ、ξ、τ、η),它们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行组装成纯合型或杂合型二聚体.......
作者:任晓莉;于士柱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治疗的研究进展
- 2 血脑屏障--解剖与生理
- 3 身心痛楚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
- 4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Meta分析
- 5 吸烟与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关联性研究
- 6 神经内镜临床应用学习班暨神经外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 7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8 不同类型颅内胶质瘤病二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 9 小儿创伤性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 10 MTMR13/SBF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腓骨肌萎缩症4B2型一家系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 11 小脑出血102例临床分析
- 12 麻醉药物联合低温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 13 11C-Met PET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在胶质瘤术前评价和术中导航中的应用价值
- 14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操作测验
- 15 1066例颅脑交通伤的治疗
- 16 眼睑下垂、手足麻木无力
- 17 平山病一例
- 18 线粒体脑肌病
- 19 慢性硬膜下血肿致脑疝的手术治疗
- 20 脊柱脊髓疾病临床研究十年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