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浆触珠蛋白与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关系的临床观察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血浆触珠蛋白表达变化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间的关系.共观察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其中19例于发病后3~14天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显示血浆触珠蛋白水平[(0.29±0.14)g/L]低于24例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0.78±0.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8,P=0.000).提示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浆触珠蛋白水平降低可能与症状性脑血......
作者:毛群;尉辉杰;王焕宇;佟小光;范一木;张建宁 刊期: 2013- 08
-
经额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中等量出血的疗效分析
共198例基底节中等量(30~60ml)出血患者,均于发病7d内在局部麻醉下行经额钻孔血肿引流术,2例死亡、5例持续植物状态生存,其余191例随访6个月时预后达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完全独立者171例,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6.36%(171/198).提示经额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中等量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卓杰;刘春生;杨玉山;亢建民 刊期: 2013- 08
-
微小RNA和小干扰RNA在SCA3/MJD的研究进展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为多聚谷氨酰胺(PolyQ)病,其致病基因为编码区内含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序列的ATXN3基因,编码蛋白ataxin-3羧基末端含PolyQ肽链,PolyQ扩展突变型ataxin-3蛋白可选择性地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区域(小脑、脑干、脊髓等)聚积形成神经元核内包涵体.微小RNA是广泛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长度为21~23bp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与靶基......
作者:黄凤珍;侯漩;唐北沙;江泓 刊期: 2013- 08
-
高度关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帕金森病以经典的四大运动症状,即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主诉和临床医师的观察总结,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经典运动症状外,还伴随诸多非运动症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加重运动障碍、缩短寿命、降低生活质量[1].然而,Shulman等[2]认为,相对于运动症状,专科医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识别率和确诊率均低于50%.因此,......
作者:陈生弟;吴丽 刊期: 2013- 08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拟多巴胺类药物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多巴胺替代治疗后,可出现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且对有些运动并发症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和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帕金森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拟从左旋多巴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神经生化学等角度阐述导致运动并发症的相关机制,以期......
作者:熊念;孙圣刚 刊期: 2013- 08
-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
轻度认知损害是帕金森病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轻度认知损害是介于正常老龄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一般生活能力保持良好、发生轻度认知损害的帕金森病患者被称为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其临床特征可表现为不同认知领域损害,如工作记忆和(或)注意力、执行能力、言语、记忆力及视空间能力障碍等.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文献复习从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辅助检查及......
作者:付饶;罗晓光 刊期: 2013- 08
-
帕金森病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可以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神经心理学测验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可能与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多巴胺能通路损害有关,但具体的病理学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李淑华;陈海波 刊期: 2013- 08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防治与思考
左旋多巴是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为有效的药物,但是长期应用引发的运动并发症也是治疗中棘手的问题.业已证实,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参与了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明确危险因素、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能有益于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在病程不同时期,拟多巴胺类药物种类和服药时间的选择也可能有一定影响.然而,当前传统口服药物治疗方式尚不能治愈运动并发症,皮下注射阿朴吗啡、持续肠道微量泵控输注左旋多巴或丘脑底核电......
作者:万赢;刘振国 刊期: 2013- 08
-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
冲动控制障碍是帕金森病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有13.61%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其不同亚型呈不同临床表现,多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寻求新刺激及易冲动等有关,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为帕金森患者潜在的冲动控制障碍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预防冲动控制障碍的发生并优化治疗方案.本文拟就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安木;栗永生;韩珣 刊期: 2013- 08
-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在临床前期尚未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帕金森病患者即已出现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因此,如果能在退行性病变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并予以治疗,将会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理想标志物,但是已有许多生物学标志物具有研究和应用前景.......
作者:孙倩;陈伟;陈生弟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常用特殊染色在神经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
- 2 桥脑脓肿破溃一例报告
- 3 脑血管病的医学影像学诊断
- 4 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 5 进行性四肢远端麻木2年行走不稳2个月
- 6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评价
- 7 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二例报告
- 8 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研究进展
- 9 亚低温与脑保护
- 10 鼻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
- 11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癫(癎)疗效的Meta分析
- 1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不同阶段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
- 13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第三代功能性电刺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14 引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垂体腺瘤治疗探讨
- 15 颅骨数字减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 16 真菌性脑膜炎继发癫(痫)临床研究
- 17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丘脑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18 颅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9 鞘内注射类鸦片药物疗法治疗癌瘤神经性疼痛的意义
- 20 神经外科资料网络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