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结构特征的探讨

    目的了解发作性睡病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特点.方法对10例符合发作性睡病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低诊断标准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连续进行两夜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比较两组各项睡眠参数,并分析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结果发作性睡病组患者的夜间睡眠潜伏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在整个睡眠过程中睡眠始发快速眼动时段出现比例明显升高(P<0.01),唤醒指数和睡眠纺锤波密度增高(P......

    作者:董立羚;刘秀琴;孙鹤阳;黄颜 刊期: 2006- 01

  • 神经营养因子-3对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单纯缺氧损伤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NT-3转导对单纯缺氧所致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第7天通过充氮法建立单纯缺氧损伤模型;用重组腺病毒载体pAC-CMV-PLPA构建携带NT-3全长cDNA的重组腺病毒Ad-NT-3,并分别于损伤前后向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转......

    作者:王虔;程焱;吴伟;梁浩;张瑞珠 刊期: 2006- 01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致病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感染患者85例,采集痰、脑脊液、血、静脉插管及插管周围皮肤和手术切口分泌物,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以VITEK32药物敏感分析卡获得低抑菌浓度,以标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作者:王宁;陈文劲;白书媛 刊期: 2006- 01

  • 低温对大鼠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温治疗对大鼠胶质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传代2次后加入10%胎牛血清诱导其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25个培养皿中胶质细胞培养至致密单层细胞,平均分为5组:常温组,培养皿置入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继续培养24h;低温组,置入30℃,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继续培养24h;常温轻度缺氧组,使用封口膜封闭培养皿,置入37℃,5%CO2饱和湿度培养......

    作者:闫华;只达石;黄慧玲;张文治;苏心;刘锐 刊期: 2006- 01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入院后均在常规应用灯盏细辛素注射液、神经营养剂、尼莫地平、辛伐他汀和通心络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阿司匹林150mg,1次/d;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低分子肝素6150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10d.治疗前及治疗后14d,......

    作者:邢志伟;史云东 刊期: 2006- 01

  •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及分化鉴定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鉴定的方法.方法分离不同孕龄(13~18d)SD胎鼠脑室下区、中脑及海马等部位组织,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N-2添加剂的DMEM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形成神经球体后撤除生长因子,经消化传代于含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贴壁生长.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原代细胞特异性标记巢蛋白、神经元标记微管蛋白-β、胶质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以及少突胶质细胞标记半乳......

    作者:刘暌;王红云;何乐;张亚卓;王忠诚 刊期: 2006- 01

  • 雷公藤多甙对豚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干预研究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是由CD4+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发生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学特性等方面与人类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极为相似,因而已被当作经典实验动物模型而用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的研究[1].雷公藤是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

    作者:邱建敏;吴钢;许国英 刊期: 2006- 01

  • 肝移植治疗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

    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familialamyloidpolyneuropathy,FAP)为一罕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与转甲蛋白(transthyretin,TTR)基因的80多个位点突变相关.临床上以进行性的周围神经、自主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内脏器官淀粉样蛋白质沉积为特征.FAP的病理基础即是转甲蛋白变异和广泛沉积.循环中95%以上的转甲蛋白由肝脏合成,其余由脉络丛和视网膜产生.原位肝......

    作者:朱潇颖;赵永波 刊期: 2006- 01

  • 神经内科临床考试模式及应对策略

    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已经有60%的国家开展毕业后的神经科继续教育工作.随着国际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医学临床工作质量控制的需要,专业性的神经科能力评定工作在许多国家得到开展,65%的国家采取专业性的神经科考试[1].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受试者在神经科领域是否具有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2],主要检查能够满足社区服务的基本神经内科和一般内科知识,以......

    作者:袁云 刊期: 2006- 01

  • 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其致死、致残率极高.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超过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生存的脑卒中患者目前多达700万.生存者中约有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从而给国家和众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加强对脑卒中的防治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作者:王文志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