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00例接受头颈部联合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合原始数据、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及容积再现三维技术,观察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及其伴发的其他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结果共检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伴左位主动脉弓患者52例,其中单纯性21例(40.38%),合并双侧颈总动脉共干19例(36.54%),合并一侧椎动脉起源异......

    作者:张丽华;董少义;于德林;田超 刊期: 2013- 10

  •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CD63表达变化,探讨以血小板活化程度反映氯毗格雷(75mg......

    作者:赵真;包正军;罗霄鹏;彭子娟;曹晓玲;唐兰英 刊期: 2013- 10

  • 半球颅骨骨瓣减压术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临床疗效与预后观察

    共162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别接受半球颅骨骨瓣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和传统额颞顶叶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传统减压术组比较,骨瓣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3、5和7天时颅内压显著降低(均P<0.05)、意识恢复快(均P<0.05),且术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均P<0.05).表明半球颅骨骨瓣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杨华堂;苏钰清;王喜旺;张宁;刘秀杰;于国渊;段晓伟;赵军苍 刊期: 2013- 10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护理

    探讨运动锻炼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康复疗效的影响.共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价.结果显示,入院时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之间Barthel指数[58.69(51.57,57.40)对59.02(55.15,61.27)]和H......

    作者:夏颖华;苏微微;齐颖;金鑫;姚远;张蕴;张明义 刊期: 2013- 10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评价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脂质、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共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10mg,睡前顿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脂质变化,对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脂质水平下降(P<0.01);颈动脉粥......

    作者:严俊;王建生;金梅芳;张军;柯国秀 刊期: 2013- 10

  • 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对比研究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d)和尼莫地平(30mg/d)治疗前后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第3和7天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第3天:(131.03±15.03)cm/s对(135.93±12.94)cm/s;第7天:(118.90±13.84)cm/s对(121.78±14.19)cm/s]下降(均P=......

    作者:刘翠芬;王凤艳 刊期: 2013- 10

  • A huge brain cyst in left temporal fossa

    男性患者,27岁.主因头痛、恶心、呕吐入院.患者幼时即左侧颞叶突起.MRI检查显示左侧颞窝囊性病变,约为6.00cm×7.00cm×8.00cm大小.临床诊断为表皮样囊肿,予手术切除.表皮样囊肿生长缓慢,由富含胆固醇的表皮样细胞碎片组成,发生后应施行预防性切除.......

    作者:Muhammad Faisal Khilji;Abdullah Al-Reesi 刊期: 2013- 10

  • 重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多呈难治性,可伴发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复杂,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亦相当广泛,例如疼痛科、神经内科(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手术后疼痛)、肿瘤科(癌性疼痛)、皮肤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内分泌科(糖尿病痛性神经病)等,因此规......

    作者:于生元 刊期: 2013- 10

  • 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疼痛症侯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分别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伴神经根病的下腰痛及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幻肢痛为例,阐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般治疗原则及方法,特别是介入治疗方法,并系统介绍椎管内阻滞治疗、三叉神经射频治疗、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脊髓电刺激术、运动皮质电刺激术等临床常用外科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作者:杨阳;樊碧发;杨克勤;苗羽;刘波涛;闫龙涛 刊期: 2013- 10

  • 偏头痛外科治疗

    偏头痛是临床为常见的头痛症状之一,呈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而且存在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彻底治愈偏头痛,国内外学者在偏头痛的外科治疗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疗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偏头痛的发生与4个压迫点有关,分别为眶上区、耳颞区、枕神经区和鼻内,通过对压迫点进行松解手术,......

    作者:韩艳庆;刘清军 刊期: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