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第11期文章
  • 体重指数和腹围指数对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腹围指数(AGI)对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以判断二者能否预测缺血性卒中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共18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性别、年龄、既往史相匹配的155例正常对照者,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测量腹围并计算腹围指数,进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和TOAST分型.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超重(BMI24.00~27.90kg/m2)亚组(t=2.060......

    作者:郝新宇;于士柱;李华;蔡桂淑 刊期: 2017- 11

  • 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研究背景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早期异常行为症状突出,但是由于易与其他精神病混淆、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临床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总结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并结合近年文献进行比较,以期提高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共23例经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国际标准联盟诊断标准诊断的很可能的和可能的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bvFTD组),采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自行编制的调查表收......

    作者:李冠军;徐俊;梅刚;岳玲;王静华;李华芳 刊期: 2017- 11

  • EB病毒性脑膜脑脊髓炎一例

    患者男性,17岁,学生,主因头痛、头晕、嗜睡伴高热4d,于2015年12月3日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部胀痛、头晕,持续数小时不能自行缓解,无其他伴随症状,数小时后出现视物模糊、嗜睡、发热(体温38.2℃),予以抗感染治疗(具体方案不详)3d,未见明显好转,病程中体温高达40.2℃,高热前常伴全身发抖、寒战.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睡眠、饮食正常,大便正常,发病前1周出现尿等待现象,体重......

    作者:宋丹丹;王晴晴;郭起峰;戚晓昆;邱峰 刊期: 2017- 11

  • 脑白质高信号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变性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其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脑白质高信号,且脑白质高信号是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改变.本文从神经元通路、脑白质体积变化和扩散张量成像方面阐述脑白质高信号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诊断帕金森病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胡方方;张尊胜;杨新新 刊期: 2017- 11

  • 小纤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

    小纤维神经病系指主要累及小直径有髓鞘Aδ类纤维和无髓鞘C类纤维的一组疾病,典型表现为异常疼痛、痛温觉缺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检出大纤维(Aα类和Aβ类纤维)病变,而无法评价小纤维功能.本文拟对近年来小纤维神经病的神经病理学、神经电生理学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等筛查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冼凯莉;杜宝新 刊期: 2017- 11

  • 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获益的几项关键问题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病死或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血流量(CBF)急剧下降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若不能在治疗时间窗内恢复脑组织灌注,则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而超出治疗时间窗的血管再通,有时不但无法挽救脑组织,还可能引起再灌注损伤,甚至发生出血性转化(HT)等继发性脑损伤.......

    作者:张勇;曾现伟 刊期: 2017- 11

  • 鞍区碰撞瘤

    目的报道1例垂体腺瘤合并恶性蝾螈瘤的鞍区碰撞瘤患者,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9岁,因双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伴头晕首次入院,头部MRI显示鞍区占位性病变.遂行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手术部分切除肿瘤.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至失明伴头痛再次入院,头部CT显示鞍区和鞍上占位性病变,遂行开颅鞍区和鞍上肿瘤切除术.两次手术标本组织学......

    作者:龚静;苏艳艳;雷松;刘晓羽;张尚福 刊期: 2017- 11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中国学者海外报道

    脑卒中业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残性疾病、第2位致死性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无可争议地成为神经介入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选择中国学者近3年发表在国外杂志的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4项高质量临床研究,重点介绍其研究方法和结果.......

    作者:刘纪;巫嘉陵 刊期: 2017- 11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发展史和新进展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业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经70余年,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1940-1960年的电凝致颅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时期;第2阶段,1970-1990年的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期;第3阶段,1990年至今的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期.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和动脉瘤腔内血流阻断装置的广泛应用也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开拓新的方向.......

    作者:曹向宇;王君;杜志华;刘新峰;梁永平;苏慧 刊期: 2017- 11

  • 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筛查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共2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均采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记录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内机械取栓次数、取栓前是否静脉溶栓、是否行球囊扩张术和(或)支架植入术、取栓后是否动脉溶栓、术后是否应用替罗非班;术后即刻采用......

    作者:陈晓辉;钟孟飞;杨志杰;吕在刚;刘梦蕙;李海停;陈秀菊;高宗恩 刊期: 201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