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对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分为<97mmHg组、97~mmHg组、107~mmHg组和≥117mmHg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为3~6分),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对发病90d时预后的影响.结果入院时平均动脉压<97mmHg组、97~m......
作者:刘然;王娜;张旭东;毕国荣;翟志永 刊期: 2015- 05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患者女性,32岁.因发作性头晕、呕吐8个月,意识不清2d,于2014年6月5日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左侧耳鸣、听力下降,发热、体温高时达38℃.当地医院头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以更昔洛韦(具体剂量不详)抗病毒治疗后好转.6d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低热、体温37.5℃,当地医院复查CT显示左侧颞叶低密度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3......
作者:肖伏龙;沈宓;高培毅 刊期: 2015- 05
-
回顾疾病里程碑 把握研究前沿
任何一种经典疾病,如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又称Pompe病)、结节性硬化症(TS)、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GMD)等,在对其认识的历史长河中,均有不少突破性进展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反映人类根据当时科技水平对疾病的逐步认识过程.将其串联起来,使我们逐渐认识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对于经典疾病,回顾其研究历......
作者:张成 刊期: 2015- 05
-
脑转移性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目的报告首例脑转移性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35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CT显示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直径约3cm,边界欠清晰,质地软韧,血供丰富.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构成,局部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形成“菊形团”样或乳头样结构,核分裂象活跃,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突触素和CD56,不表达胶质......
作者:阎晓玲;石松荔;张学斌;唐帆;金树梅 刊期: 2015- 05
-
左眼疼痛眼球活动受限7个月视力下降2个月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左眼疼痛、眼球活动受限7个月,视力下降2个月,于2014年11月21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2014年4月28日)出现左眼剧烈胀痛、畏光,眼球活动可,无复视.疼痛感放射至头部,当地医院诊断为鼻窦炎.头痛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左眼球突出感,左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左侧面部麻木,当地医院行左侧上颌窦和鼻腔鼻黏膜活检术,提示慢性炎症性改变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予甲泼尼龙40mg/d口......
作者:魏宸铭;刘智;赵静;彭斌;崔丽英 刊期: 2015- 05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自然病程演变规律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DMD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不仅引起肌肉运动障碍,而且引起脊柱侧弯、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多系统疾病,患者终于成年早期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早期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存在明显延迟.本文拟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呼吸功能、心脏功能等方面综述Duchen......
作者:柯青;张利 刊期: 2015- 05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共14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均行DTI检查,以双侧顶叶白质、额叶白质、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尾状核头、扣带前回、扣带中回、扣带后回、豆状核、内囊前肢和后肢、丘脑、枕叶白质、颞叶白质、海马、小脑上脚和小脑中脚等脑区为兴趣区,测定各兴趣区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Duchenne型肌......
作者:付雅;吴士文 刊期: 2015- 05
-
欧洲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断与护理家庭指南手册(2011版)解读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诊断与护理家庭指南手册是在欧洲神经肌肉病治疗协会主导下,与美国肌营养不良协会、美国家庭患者肌营养不良协会和世界家庭患者肌营养不良协会共同合作完成,并得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为期3年的资金支持.指南连续两期刊登在LancetNeurol,从不同学科视角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评价,内容涵盖诊断,激素治疗,康复管理,矫形治疗,呼吸肌、心脏和胃肠......
作者:李西华 刊期: 2015- 05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昨天、今天和明天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临床描述阶段(1836-1985年)、分子诊断完善与治疗探索阶段(1985-2020年),以及发病机制阐明、基因治疗或针对发病机制治疗阶段(2020年以后).1836-1985年主要是对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病理学、生化学和遗传规律的描述,1985-2020年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基因诊断方法、探索治疗方案.2020年后,基因治疗方法如外显子跳跃治疗和......
作者:张成 刊期: 2015- 05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数据库的建立
研究背景我国是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病率高的国家之一,虽然国际间建立的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数据库为临床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但在我国尚未全面开展.本研究参照日本Remudy登记表的设计,建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数据库(CHFU),为国际间合作提供了条件.方法纳入2011年8月-2013年12月......
作者:李西华;赵蕾;胡超平;施亿赟;周水珍;王艺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价值
- 2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调节CD4+T细胞免疫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意义
- 3 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癎)一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 4 急性硬膜外血肿选择性微创治疗
- 5 血管母细胞瘤
- 6 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7 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的研究进展
- 8 睡眠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
- 9 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伴行为异常四月余
- 10 盐酸纳洛酮对创伤性颅内血肿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
- 11 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病理学特点与鉴别要点
- 12 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 13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迂曲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分析
- 14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治疗基底动脉顶分叉部动脉瘤:附三例报告
- 15 水刀在神经外科应用的初步体会
- 16 脑小血管病发展史
- 17 神经外科医师应更多关注脊柱脊髓外科进展
- 18 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四肢抽搐
- 19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 20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