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
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30例)或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30例),于治疗第1、5、15、30和90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提高(P=0.02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6.67%(11/30)、总有效率为93.33%......
作者:牛慧艳;张占强;王海;王新 刊期: 2014- 09
-
不同术式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疗效分析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疗效.共30例患者(30指)分别接受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11例)、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术(10例)或直接端-端吻合术(9例).参照Burchiel等疗效评价标准,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组疗效达优9例、良2例,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术组达优4例、良3例、可3例,直接端-端吻合术组达优4例、良4例、可1例,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疗效优于其他两种术式(Z=-1.927......
作者:江起庭;王钰;杨丽娜;高志强;吴李峰;江志伟 刊期: 2014- 09
-
奥卡西平诱发低钠血症一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2次,于2013年5月15日入院.患者10d前癫痫发作时出现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共发作2次,每次持续约2min后自行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2年前(2011年3月)因脑出血行左侧额颞顶叶去骨瓣减压术,术后1个月出现癫痫发作,服用奥卡西平150mg(2次/d)至今,发作控制良好.近两年来服用利尿剂吲达帕胺2.50mg(1次/d)控制血压.入院后体格检查:血压120......
作者:苏学宁;胆迎;刘洋 刊期: 2014- 09
-
偏头痛脑白质病变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患者生活质量.近年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并独立于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而卵圆孔未闭在偏头痛尤其是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二者关系密切,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存争议.卵圆孔未闭可引起反常栓塞,其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伴或不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是否存在差异,值得研究.......
作者:张强;罗国刚 刊期: 2014- 09
-
应关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组织损害的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SIE)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和多脏器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4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球患病率为(20~50)/10万[1],我国患病率约为70/10万[2].......
作者:邓国民 刊期: 2014- 09
-
神经精神狼疮自身免疫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损害,累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时称神经精神狼疮.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机制参与其发病,一是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脑血管损害;二是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炎性因子引起的脑组织损害.......
作者:谢长好;廖翔;孙凌云;邓国民 刊期: 2014- 09
-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免疫反应产生的自身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罗晶晶;刘冉;郝洪军;高枫 刊期: 2014- 09
-
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电生理学研究
本文对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以及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共4种临床典型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电生理学表现进行描述,论述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神经传导检测对吉兰,巴雷综合征、重复神经电刺激和单纤维肌电图对重症肌无力,以及针极肌电图对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全面认识电生理学检测对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银红;侯世芳 刊期: 2014- 09
-
第三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小脑外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52岁.临床仅表现为头痛,CT显示中线前区域低密度病灶.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大小约5.80cm×4.00cm×3.80cm.组织学特征呈明显双相性,由大小一致的小圆形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及其脂肪样细胞构成,有成熟骨组织、部分区域密集钙化灶形成,无坏死和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弥漫表达......
作者:丁兀兀;何鑫;曹译丹;刘倩;廖殿英;张尚福 刊期: 2014- 09
-
睡眠增多四肢乏力八个月加重一个月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6岁.主因睡眠增多伴四肢乏力8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3年11月22日人院.患者8个月前开始出现睡眠增多,常于谈话过程中即入睡但易叫醒,伴双下肢沉重感;1个月后出现睡眠时间延长(17-18h/d)、程度加深,不易被叫醒,但可自行苏醒,醒后反应迟钝、四肢乏力.外院头部CT显示右侧顶叶低密度影,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采取活血化淤、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具体方案不详),但症状仍逐渐加重......
作者:孔维泽;刘彩燕;高山;郭毅;窦万臣;崔丽英 刊期: 2014- 09
动态资讯
- 1 伴间变特征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 2 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与血肿周围水肿形成
-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2和17分布特点研究
- 4 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电位的比较研究
- 5 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及丙戊酸钠治疗作用的观察
- 6 难治性癫(癎)相关病理学新研究进展
- 7 单纯后正中入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巨大“哑铃”形肿瘤
- 8 桥本脑病22例临床分析
- 9 不同吸入麻醉方式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的影响
- 10 血脑屏障--解剖与生理
- 11 脑胶质瘤外科手术的进步
- 1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 13 呈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的线粒体肌病二例: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分析
- 14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血流分级的研究
- 15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附10例分析
- 16 肺动-静脉瘘致脑栓塞一例
- 17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临床分析
- 18 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
- 19 内耳乳头状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20 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