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第4期文章
  • 头部CT高信号影伴双眼视力下降发作性肢体抽搐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右侧上肢无力5个月、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7月19日入院.患者于发病前5个月(2011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无力、右手持物不能,症状持续约10min后好转.当地医院头部CT检查显示,双侧枕顶叶皮质及皮髓质交界区多发结节、条索状钙化灶,右侧放射冠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梗死及软化灶(图1a),临床拟诊为脑囊虫病.......

    作者:李力波;张君怡 刊期: 2012- 04

  • 脱髓鞘性假瘤

    脱髓鞘性假瘤(demyelinatingpseudotumor)是一种表现为占位效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临床较为少见,影像学检查常以局灶、孤立的肿块存在,故易被误诊为肿瘤.该病在1979年首先由VanderVelden报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青少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大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偶尔累及小脑白质和脊髓.病理学表现与多发性硬化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为二者的独立......

    作者:韩彤 刊期: 2012- 04

  • 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脊髓(NASC)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13例健康志愿者施行颈髓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第2~5颈椎(C2~5)水平前索、后索、侧索及灰质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平均扩散率(MD)值,比较两组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相关分析检验多发性硬化组患者FA值和MD值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

    作者:黄靖;李坤成;段云云;刘亚欧;任卓琼;刘峥;董会卿;陈海 刊期: 2012- 04

  • 导航技术在脊柱神经外科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NS),是经典(框架)立体定向技术、现代影像诊断技术、微创手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86年美国的Roberts等率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至20世纪90年代Steinmann等将CASNS用于脊柱外科,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脊柱外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陈赞 刊期: 2012- 04

  • 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疗效初步观察

    目的总结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8例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先天性寰枢椎脱位15例、经口腔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后症状加重致枕颈失稳1例、外伤所致2例)的临床资料.施行经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及肌电图监测,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评分系统和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18例中1......

    作者:贾贵军;吉宏明;张刚利;张燕;胡昌辰;任晋瑞;闫晓鹏 刊期: 2012- 04

  • 显微镜下经口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经口腔入路松解、复位内固定术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例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下经口腔入路松解、复位内固定术,术中以经口腔复位内固定钛板作为前方固定,自体颗粒骨植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评分系统进行手术前后颈脊髓神经功能评价,MRI及X线判断术后寰枢间距及延髓颈髓角改善程度.结果3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30min(1......

    作者:朱伟杰;袁绍纪;卢培刚;张荣伟;王同力 刊期: 2012- 04

  • Ⅰ期术中复位经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原发性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且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89例原发性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8例,女性61例;年龄10~69岁,平均45.42岁.经后正中入路Ⅰ期施行复位器辅助寰枢关节复位,以两块AO钢板连接枕骨与第2,3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取自体髂骨行枕颈植骨融合,并随访观察手术效......

    作者:刘家刚;陈海锋;马潞;黄思庆 刊期: 2012- 04

  • 经后路椎板内固定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板内固定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11月诊断明确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的12例患者进行经后路减压复位螺钉-钛棒(板)系统内固定术.应用CT薄层扫描及三维CT重建术测量手术前后寰齿间距(ADI)、硬腭枕骨大孔线(CL)和斜坡枕骨大孔线(ML)上方距离,通过延髓脊髓角(CMA)评价脊髓受压程度,以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评......

    作者:薛兴森;叶信珍;黄毅;陈景宇;储卫华;邹明明;陈飞;林江凯 刊期: 2012- 04

  • 导航内镜下经鼻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

    目的介绍于神经导航引导下单纯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手术方式,阐明与传统经口腔入路相比较的优势.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2月共对2例先天性颅底凹陷畸形患者施行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入路齿状突切除手术,其中例2同期接受经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系统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患者均于麻醉清醒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次日即可经口进食......

    作者:余勇;胡凡;张晓彪;葛俊琦;顾烨;谢涛;王学建;姜晓幸;蒋淳 刊期: 2012- 04

  • Goel技术治疗颅底凹陷及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应用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其中合并寰椎枕骨化畸形的寰枢椎脱位50例,未合并寰椎枕骨化畸形的寰枢椎失稳和脱位26例(齿状突不连性或发育不良性寰枢椎脱位14例、未合并脱位的颅底凹陷经前路切除齿状突减压所致医源性寰枢椎不稳1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

    作者: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佟怀宇;尚爱加;周定标 刊期: 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