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颈椎前入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前入路减压、钢板内同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椎前入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手术中无一例死亡.随访9~38个月,平均19个月,28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其余4例无改变.手术后神经功能达优者19例(59.38%),良者9例(28.13%),中者3例(9......
作者:陈勇;冯海龙;赵冬冬;陈隆益;谭海斌;黄光富 刊期: 2009- 02
-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的实验方法,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外周血10ml,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后于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念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榆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CD34和凝血囚子Ⅷ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FITC和CD34-PE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及CD34-PE单阳性细胞所......
作者:郭新宾;崔维韵;刘庆国;张建宁;刘丽 刊期: 2009- 02
-
重症肌无力患者眼轮匝肌单纤维肌电图检测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眼轮匝肌单纤维肌电网(SFEMG)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眼肌型27例,全身型13例)分别接受眼轮匝肌单纤维肌电图[以平均颤抖值>正常值上限、>10%单个肌纤维对颤抖增宽(>55μs)、伴或小伴阻滞作为异常颤抖判断标准]和面神经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以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衰减>15%作为异常动作电位判断标准),比较两种电生理学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
作者:俞宁;谢炳均 刊期: 2009- 02
-
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6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于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施行颈椎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并椎体问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根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于术疗效.结果63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出血、瘫痪、脑脊液漏及内冈定松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3d和1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4.86±0.69......
作者:费智敏;张珏;书国伟;崔华;王勇 刊期: 2009- 02
-
颈椎前外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初步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颈椎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仞步临床结果.方法6例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15分.均于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颈椎前外侧入路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结果8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即刻缓解.手术后3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CT和(或)MRI检查显示椎间孔减压良好,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CT和(或)CTA检查椎动脉减压......
作者:菅凤增;陈赞;苏春海;凌锋 刊期: 2009- 02
-
内皮祖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局部血管内皮的修复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件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和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组,50只),线拴法制备大腑中动脉闭塞模型,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外周血CD34和脑组织AC133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后3d,4d和7d,缺血组大鼠外周血CD34表达水平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再灌注后4d,缺血组大鼠梗......
作者:胡湘蜀;周东;罗祖明 刊期: 2009- 02
-
颅颈交界区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颅颈交界区不稳定的临床经验.方法27例颅颈交界区不稳定患者(先天性寰枢关节脱位21例、颅底凹陷症经口齿状突切除致寰枢关节脱位1例、外伤致寰枢关节脱位1例、经口斜坡脊索瘤切除致寰枢关节脱位3例和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病致寰枕关节破坏1例),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1~13分,平均(7.45±1.62)分,施行枕骨钉或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并通过......
作者:陈赞;菅凤增;凌锋 刊期: 2009- 02
-
颈胸交界区多节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颈胸交界区多节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以及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技术和改良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方法14例颈胸交界区多节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肿瘤均累及C7和T1椎体,平均累及4.64个椎体节段.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后行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术,其中8例同时采用改良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形术复位、固定椎板,恢复脊柱正常解剖......
作者:王长春;王兴文;袁庆国;沙成;王大明 刊期: 2009- 02
-
疏血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保护和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疏血通治疗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人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灶体积、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水平.结果经疏血通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除再灌注后6h,其余各......
作者:袁旭光;易峰;王煜;彭昆;魏麓云 刊期: 2009- 02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科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町以减少上呼吸道生理死腔和呼吸道阻力,有助于吸痰和机械通气的实施,是抢救危重症患者、建屯人工呼吸通道不可或缺的手段.神经科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排痰障碍极易发牛阻塞性或中枢性呼吸障碍,是早期气管切开的绝对适应证.......
作者:张金玲;翟翔;刘钢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 2 脑血管反应性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 3 外部脑积水硬膜下-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自肛门脱出一例报告
- 4 伴有Cushing综合征的垂体细胞瘤一例报告
- 5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RNA干扰抑制人脑胶质瘤Notch1表达的实验研究
- 6 抑郁障碍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7 胶质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及应用进展
- 8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性脑胶质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 9 发展中国家癫(癎)社区控制研究进展
- 10 水中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康复作用
- 11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 12 情绪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13 浅谈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策略及问题
- 14 眼睑痉挛研究及治疗进展
- 15 帕金森病非运动性症状之皮脂溢与多汗
- 16 左顶骨动脉瘤性骨囊肿一例报告
- 17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新循证医学证据
- 18 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方法的研究
- 19 中国不宁腿综合征研究进展:中国学者海外报道
- 20 血脑屏障--解剖与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