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免疫吸附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为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nAchR),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李秀华;程焱;杨丽 刊期: 2007- 05

  • 神经干细胞延伸于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1992年Reynolds首先成功地从成年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1997年Mckay[1]确立了神经干细胞能提供大量脑组织所需要的功能细胞的概念;2001年Reya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Singh等[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样的肿瘤干细胞,并进一步证明后者可直接生成肿瘤细胞,目前称之为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stemcel......

    作者:黄强 刊期: 2007- 05

  • 脉络丛癌

    目的介绍脉络丛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1例脉络丛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脉络丛癌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呈现由柱状上皮围绕毛细血管、纤维组织所形成的乳头样结构;肿瘤细胞呈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以及波形蛋白呈灶性阳性反应,上皮细胞膜抗原、突触素......

    作者:朱海青;沈静;周金宝 刊期: 2007- 05

  • 发作性右侧肢体抖动、无力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8岁.主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抖动、无力6月余,于2007年2月25日来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患者于2006年8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抖动,每日发作3~4次,每次持续约1min,不伴意识障碍,无上下肢抽搐、言语不利、肢体麻木以及大小便障碍,常因咳嗽、紧张及劳累而诱发,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作者:倪俊;崔丽英;王含 刊期: 2007- 05

  • 颅内血管脂肪瘤

    患者女性,69岁.主因间断性抽搐5个月,左下肢无力2个月,于2003年2月24日入院治疗.入院后CT检查显示右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诊为右额顶部脑膜瘤.......

    作者:高满;靳松 刊期: 2007- 05

  • 成人生殖细胞瘤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头痛、头晕、乏力6d,加重伴呕吐1d入院治疗.入院后MRI检查显示,左侧鞍区及海绵窦占位性病变(图1,2).临床以鞍区及海绵窦占位施行开颅手术探查,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区及海绵窦内,侵及颅骨,呈灰黄色,质地坚韧,鱼肉状,边界不清楚.......

    作者:金树梅;秦进喜 刊期: 2007- 05

  • CTA、MRA与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地位

    近年来,人们期待的无创性血管影像学检查技术如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术(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者:王大明 刊期: 2007- 05

  • CTA、MR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表现为颅内出血,是神经外科急症,因此病因学诊断成为指导进一步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其中以CTA、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具代表性.......

    作者:许百男;武琛 刊期: 2007- 05

  • 神经影像学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是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出血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常见的表现.由于多数动脉瘤体积较小,在不发生破裂的情况下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只有较大动脉瘤或邻近脑神经和脑脊液循环通路时方可产生一定的压迫和阻塞症状,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的选择始终是一个难题.......

    作者:李宝民;曹向宇 刊期: 2007- 05

  • CTA、MRA与DSA孰优孰劣:CTA和MRA能否替代DSA进行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和学识认为,CTA、MRA与DSA各有所长,不能单纯讲用CTA或MRA替代DSA,而需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加上CTA、MRA或DSA中的任何一种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明确诊断,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姚鑫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