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海绵窦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不同的病变吗?
海绵状血管畸形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显著特征的病变,尽管其与海绵窦血管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征相似,但是表现各异(表1).由于两种病变的自然病程和治疗手段不同,所以命名应该适当规范.本文对以往文献进行简要回顾.......
作者:L. Fernando Gonzalez; Gregory;P. Lekovic; Jennifer;刘暌;只达石 刊期: 2007- 01
-
误诊为大脑半球病变的脑桥梗死临床分析
以往,对脑桥梗死的临床定位诊断多依据有无神经核团损伤和交叉瘫等特异性症状及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容易误诊.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部分脑桥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中枢性轻偏瘫、单纯中枢性面瘫或一侧肢体瘫痪等对侧大脑半球病变的体征.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治疗首发脑梗死患者226例,其中16例脑桥梗死患者被误诊.......
作者:高晓红;王悦 刊期: 2007- 01
-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亦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好发于青少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铜代谢障碍导致铜离子在机体各脏器异常沉积引起多系统损害.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硬化及豆状核变性.不同地区、种族及个体差异,铜离子沉积的速度、部位及程度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肾脏损害及角膜K......
作者:黄智恒;王丽娟 刊期: 2007- 01
-
原发性震颤的遗传学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以震颤为主.传统观点认为,原发性震颤是良性、家族性、轻微的单症状性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原发性震颤为缓慢进展、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complexdisease).近年来,其遗传特点和治疗理念、方法都有了新的进展,笔者将围绕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吴逸雯;肖勤 刊期: 2007- 01
-
EGCG对帕金森病神经保护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起病隐袭和进展缓慢之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和逆转病程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启动和进展的机制,寻找延缓或阻断病变进程的药物,即成为攻克帕金森病的核心问题.......
作者:王莉莉;陈彪;徐胜利 刊期: 2007- 01
-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dystonia)为一组临床综合征,系指主动肌与拮抗肌间歇性不协调收缩或过度的持续性收缩所引起的肢体重复性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可伴有疼痛.其分类可按病因、发病年龄、受累部位等进行划分;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支持治疗,20世纪80年代后期,肉毒杆菌毒素开始用于多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近的研究显示,外科手术尤其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全身性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效[1].......
作者:彭国光;余刚 刊期: 2007- 01
-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研究现状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的出现是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它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的兴奋性以达到改善症状、控制癫癎发作、缓解疼痛,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自1987年法国的Benabid等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病震颤和特发性震颤获得成功后,......
作者:张建国;马羽;胡文瀚 刊期: 2007- 01
-
帕金森病与不宁腿综合征
帕金森病为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强直以及姿势平衡障碍.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syndrome,RLS)系指出现在腿部的不适感导致难以控制的移动下肢的冲动,多发生在夜间并由此而产生睡眠障碍.早在19世纪,《震颤麻痹》一书中就已首次提出帕金森病患者在夜间会出现频繁的肢体运动[1].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帕金森病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于普通......
作者:母艳蕾;陈海波 刊期: 2007- 01
-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该病以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异常运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1983年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近十年来随着......
作者:刘振国;王文安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显微镜下经口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
- 2 浅谈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 3 积极调脂有效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 4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治疗措施的临床证据评价
- 5 眶部经颅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进展
- 6 血管内机械取栓过程中Solitaire支架对血管内膜损伤实验研究
- 7 对《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解读
- 8 从神经外科医师角度解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
- 9 不同类型颅内胶质瘤病二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 10 精神行为异常 肢体抽搐5个月
- 11 抗MuSK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合并Graves病一例
- 12 青壮年重症抑郁障碍的磁化传递成像研究
- 13 多系统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
- 14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 15 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临床分析
- 16 误诊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烟雾病一例
- 17 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研究进展
- 18 脊髓损伤的治疗
- 19 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临床分析
- 20 124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误(未)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