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抗癫(癎)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
王唯;楚兰
关键词:癫(癎), 药物疗法, 药物过敏, 皮肤疾病, 综述文献
摘要:癫(癎)(epilepsy)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约为0.70%,全球范围内约有5000万例癫(癎)患者[1].目前,抗癫(癎)药物(AEDs)仍是有效控制癫(癎)发作的主要手段,临床常用抗癫(癎)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VPA)、苯巴比妥(PB)、地西泮(DZP)、托吡酯(TPM)、拉莫三嗪(LTG)、左乙拉西坦(LEV)、苯妥英(PHT)、卡马西平(CBZ)、加巴喷丁(GBP)、乙琥胺(ESX)、奥卡西平(OXC)、噻加宾(TGB)和普瑞巴林(PGB)等[2].皮肤损害是这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皮疹发生率不同地区不尽相似[3-5],表现程度亦轻重不一,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消退,重者则可能危及生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