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头晕多见.6例患者中肿瘤单发5例、多发1例,共7个病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4个、小脑1个、侧脑室1个、丘脑1个,其中2个病灶累及胼胝体.病灶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较清......

    作者:王钰乔;沈霞;李中林;李凤朝;崔桂云;张尊胜;杨新新;花放 刊期: 2016- 11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高敏肌钙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急性缺血性卒中易并发各种心血管事件,心肌缺血症状与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损伤生物学标志物等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临床医师所接受.传统肌钙蛋白检测以其极高的特异性成为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然而随着高敏肌钙蛋白的广泛应用,肌钙蛋白已不再专属于某一种疾病,而是赋予更多的诊断意义.本文拟对缺血性卒中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予以阐述.......

    作者:曹益瑞;吴波 刊期: 2016- 11

  • 应重视血压变异性在脑小血管病发病及预防与治疗中的地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发,脑小血管病(cSVD)发病率日益增加.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使越来越多的脑小血管病被识别和发现.脑小血管病系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和微静脉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腔隙性梗死(LACI)、脑出血、脑白质高信号(WMH)、脑微出血(CMBs)、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亦称扩大的......

    作者:范玉华 刊期: 2016- 11

  • 不应忽视的脑静脉系统疾病

    颅内动脉系统主要负责脑组织的血供和氧供,其病变可以发生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性损伤;颅内静脉系统则承担脑静脉血和脑脊液回流,主要由脑静脉和硬脑膜窦构成,包括脑浅静脉、脑深静脉、静脉窦和颈内静脉等.常见的脑静脉系统疾病包括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脑静脉窦狭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和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等.本文拟就脑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及展望进行简要评述.......

    作者:朱武生 刊期: 2016- 11

  • 存在脊髓压迫症状的脊柱痛风石

    目的报告1例发生于胸椎的椎管内痛风石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36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无力伴麻木2个月、加重2周,胸椎MRI显示T9-10平面椎管内外沟通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分块全切除病变.冰冻病理学检查,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棕色线样结晶,局部累及骨组织,周围异物肉芽肿形成;棕色线样结晶于偏振光显微镜下呈双折光性.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可见白......

    作者:李卓;王玮;付永娟;卢德宏 刊期: 2016- 11

  • 进行性四肢远端麻木2年行走不稳2个月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主因进行性四肢远端麻木2年,行走不稳2个月,于2016年1月29日人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跨趾麻木,无活动异常,未予重视.1年前出现双手指尖麻木,逐渐向上进展至腕部,伴前臂发凉感,同时左足躅趾麻木逐渐向上进展,出现左足和左小腿麻木.当地医院考虑“颈椎病”或“腰椎病”,予针灸、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个月前逐渐出现右足、右小腿麻木,伴行走不稳,自......

    作者:马俊;魏妍平;赵大春;崔丽英 刊期: 2016- 11

  • 脑小血管病病理生理学概念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是指直径5μm至2mm的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不同直径的血管病理生理改变不同.脑小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学特点为腔隙性梗死、脑白质高信号和脑微出血,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危险因素亦存在一定差异.动脉僵硬度是脑小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在强 刊期: 2016- 11

  • 脑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脑静脉系统疾病包括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静脉窦狭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颅内动-静脉畸形等.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脑静脉系统疾病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如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诊断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术治疗静脉窦狭窄、微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术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使得对脑静脉系统疾病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重点阐述常见脑静脉系统疾病的新诊断与治疗进......

    作者:刘晓昀;朱武生 刊期: 2016- 11

  • 脑静脉系统疾病和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中国学者海外报道

    我国学者于2013-2016年有多篇关于脑静脉系统疾病和脑小血管病的高质量研究发表在国外专业杂志上,内容涉及新的影像学技术对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重症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联合治疗,以及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等,本文拟对上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曹甜;吴波 刊期: 2016- 11

  •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解读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和漏诊.近年此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取得较大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修订《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为了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指南,本文对指南进行解读.......

    作者:曹益瑞;吴波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