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胼胝体发育不良
胼胝体发育不良(dysgenesisofcorpuscallosum)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先天性发育畸形,表现为胼胝体完全或部分节段缺如.在正常情况下,胼胝体纤维呈水平状排列.当胼胝体缺如时,来自大脑皮质的神经元轴突形成致密的由前向后纵向走行的Probst束,构成侧脑室内壁,因此双侧侧脑室内缘光滑且相互平行.胼胝体枕钳和压部发育不良可引起侧脑室后角、三角区和下角扩大,而且脑室系统由于失去胼胝体的支撑......
作者:韩彤 刊期: 2013- 04
-
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作为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的临床价值
研究背景近年关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更多关注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鲜有文献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早期诊断标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受试者并根据年龄分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逐一筛查双侧颈动脉颅外段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统计有无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
作者:程盼;于德林;马仁光 刊期: 2013- 04
-
New anticoagul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future promise
......
作者:Emre Kumral;Tuba Cerraho(g)lu (S)irin 刊期: 2013- 04
-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仍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的常规用药.经典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已经肯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药物耐受性、增加出血风险等.因此,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以其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与经典抗血小板药物互补,并能克服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而受到关注并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拟对已发表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概述,并提出其临床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李攀;周玉颖 刊期: 2013- 04
-
CardioChek PA便携式全血分析仪检测血脂性能及其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ardioChekPA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便携式全血检测仪)检测血脂的可靠性,探讨其用于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筛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患者样本比对实验及偏差评价指南EP9-A文件标准,分别以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便携式全血检测仪为参考仪器(目标检测系统)和试验系统,检测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作者:杨萍;苏丽娜;朱彧;张玲;吕丽霞;韩媛;辛颖;张立;张飚 刊期: 2013- 04
-
两种远隔缺血期适应的脑保护作用对比研究
研究背景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已成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一项治疗策略,然而目前应用的缺血期适应方法为有创性操作技术,限制了其长期应用的可能性,更难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鉴于此,若能使无创性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与有创性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具有同样的脑保护效果,则更有利于临床推广.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开始通过肢体远端气囊加压法或远隔肢体动脉夹闭(缺血)10......
作者:马林林;任长虹;李宁;吉训明;曾现伟 刊期: 2013- 04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规范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以及在治疗“时间窗”内获得溶栓治疗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6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多模态MRI评价溶栓后24h及3个月时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结果86例患者中前循环缺血56例、后循环缺血30例......
作者:张佩兰;张辰昊;陈岩;李晨华;王育新 刊期: 2013- 04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过程中栓子溶解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过程中微循环障碍症状加重原因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13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症状与体征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转归,总结急救经验.结果13例患者均为颅内大动脉狭窄造成载体动脉封闭穿支所致梗死(颈内动脉系统梗死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5例),溶栓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主要表现为皮质缺血症状、四肢瘫痪、意识障碍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皮质及分水岭区多发点状新鲜梗死......
作者:张辰昊;张佩兰;陈岩;李晨华;王育新 刊期: 2013- 04
-
天津地区汉族人群COM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催化儿茶酚胺第3位羟基甲基化,降解儿茶酚胺,同时亦是雌激素的主要代谢酶.COMT基因在rs4680位点存在鸟嘌呤-腺嘌呤(G-A)点突变,使其编码的第108和(或)158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al)变为蛋氨酸(Met),导致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已知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疾病、酒精依赖、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而与脑梗死之间的......
作者:石志鸿;刘梦圆;刘淑玲;张莹;相蕾;王金环;纪勇 刊期: 2013- 04
-
单纯脑桥梗死的TOAST分型特征分析
研究背景通过对不同磁共振成像和脑血管造影资料分析,了解脑桥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类型单纯脑桥梗死病因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方法间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单纯急性脑桥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大动脉闭塞性疾病型、基底动脉分支病变型、小动脉型、其他原因型和病因不确定型;同时参照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栓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
作者:朱子龙;任宁;王世民;徐小林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颅脑创伤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心房利钠肽、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 2 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眩晕
- 3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 4 扩散张量成像在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 5 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 6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
- 7 咪达唑仑非静脉途径治疗儿童癫(癎)持续状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8 成人生殖细胞瘤
- 9 婴儿松弛综合征研究进展
- 10 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 11 眼睑下垂、手足麻木无力
- 12 医疗法制大环境的改变更显医师维权工作的紧迫
- 13 迷走神经炎合并亨特综合征一例报告
- 14 小脑前下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血管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 15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 16 牛磺酸对液压冲击伤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的保护作用
- 17 双语加工神经机制与双语失语康复
- 18 阿尔茨海默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9 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纹状体微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
- 20 糖尿病脑神经病变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