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关于边缘性脑炎
一段时间以来,边缘性脑炎(LE)受到国内业界同仁的关注.2009年,国内报告1例畸胎瘤发生边缘性脑炎的病例,但遗憾的是,未能进行相关抗体检测[1].此后遇到相同病例,由于在体液标本中检测到相关抗体即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使得诊断更为明确.此外,由于及时切除了肿瘤并进行了相关治疗,患者完全康复,重新回到学习岗位[2].几乎同期,同地区的另一家医院也收治了1例情况完全相同的患者......
作者:王得新 刊期: 2011- 05
-
影响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进一步推广的若干因素
1962年,由原南京医学院侯熙德教授首先引进的新型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方法[1],在粟氏FMMU-5微型(1981年)和孔氏FCS两用型(1993年)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相继研制成功的国产化沉淀器的支持下[2-4],经过数十年临床验证,认为该项检查设备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各级医疗单位在和平或战争条件下均可开展;除有利于患者及时就近就医外,在提高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临床......
作者:粟秀初 刊期: 2011- 05
-
应重视脑膜弥漫性病变的神经病理学研究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诸如高分辨力CT、MRI、PE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及PET-CT等新型检查技术层出不穷.一方面,这些高分辨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将以往肉眼看不到的病变清晰地展现在临床医师面前,而使得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在得到某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后无所适从.......
作者:卢德宏;朴月善;阮清源 刊期: 2011- 05
-
IgG4相关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IgG4相关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IgG4表达阳性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55岁.以癫痫发作起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MRI增强扫描显示局部硬脑膜增厚,并呈线样或结节样强化.大体标本观察硬脑膜明显增厚,质地坚硬;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硬脑膜异常增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大量炎性细胞浸......
作者:倪海春;朴月善;卢德宏;马晓丽 刊期: 2011- 05
-
以肉芽组织和肉芽肿为特征的脑结核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以肉芽组织和肉芽肿为特征的脑结核病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肉芽组织和肉芽肿为特征的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12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肌肉疼痛和发热.MRI检查显示左侧额颞叶脑膜及顶枕叶、右侧顶叶呈低密度影,左侧小脑半球结节样低密度影.胸部及脊柱CT检查胸骨柄及其体部上段“虫蚀”样骨质破坏,前方软组织肿胀;L2椎体局灶性骨质破坏......
作者:李娟;鲁昌立;张尚福 刊期: 2011- 05
-
体位性头痛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3岁.主因体位性头痛1月余,于2011年4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体位性头痛,表现为下蹲或平卧后站起时头痛加重,平卧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呈后枕部胀痛,发作1~2次/d,每次持续约数分钟,伴鼻塞,无流涕、咳嗽,无发热、盗汗,无视物模糊,无肢体麻木、乏力,无恶心、呕吐.发病以来,症状无明显加重,自认为“感冒”未在意.入院前1周,自觉头痛症状加重,以前额部和后枕部疼......
作者:周立新;袁晶;王建明 刊期: 2011- 05
-
结核性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TB)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性病变,亦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为常见的类型,常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器官结核.结核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结核疫情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2位,而且我国结核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1].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
作者:何俊瑛;李美杰;张楠;张环环;谷聚贤;邹月丽 刊期: 2011- 05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是由JC病毒(JCV)感染少突胶质细胞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1958年,美国麻省总医院Astrom等[1]撰文总结了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1例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尸体解剖所见,指出其特殊的脑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白质内存在许多大小不等的脱髓鞘病灶,且小病灶有融合成大病灶的趋势.当时,推测这种融合趋势是疾病进展的表现,故将其命名为“进......
作者:刘磊;王得新;王佳伟 刊期: 2011- 05
-
朊蛋白病研究进展
朊蛋白病(PrD)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由朊蛋白(PrP)感染引起的人类和动物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共济失调、肌阵挛,可伴有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症状.据人类朊蛋白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散发性(85%~90%)、遗传性(10%~15%)及获得性(<1%);其中散发性和获得性患者一般病程<1年.动物朊蛋白病包括羊瘙痒病(scrapie)、......
作者:乔杉杉;李继梅 刊期: 2011- 05
-
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在有效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的药物中,除膦甲酸(fosarnet)和西多福韦(cidofovir)外,其他所有抗病毒药物均为核苷类似物.其中阿昔洛韦(acyclovir)、泛昔洛韦(famciclovir)和伐昔洛韦(valaciclovir)均为适用于大多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线抗病毒药物,而西多福韦、膦甲酸、更昔洛韦(ganciclovir)、......
作者:郭芳;王得新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外部脑积水硬膜下-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自肛门脱出一例报告
- 2 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临床分析
- 3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与海马代谢关系的研究
- 4 帕金森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 5 联合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 6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附10例报告
-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致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8 脑血管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
- 9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解读
- 10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及新诊断标准解读
- 11 癫(癎)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来自中国的报道
- 12 IgG4相关性脑膜病变
- 13 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影响因素与近期预后的相关分析
- 14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早期诊断途径:从分子、影像到行为神经病学
- 15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思路
- 16 下丘脑错构瘤与性早熟一例报告
-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过程中狭窄病变的处理
- 18 非典型垂体腺瘤
- 19 髓母肌母细胞瘤:一例成人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 有效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痴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