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67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3/R

邮发代号: 6-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731
  • 国内刊号:12-136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重型颅脑创伤51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510例,其中特重型192例,现根据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漆建;余定庸;唐文国 刊期: 2002- 06

  •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自1927年Moniz发明脑血管造影技术以来,此项技术迅速发展[1].1972年Cornelis等[2]发明了旋转脑血管造影机,随后Voigt、Thron和Hoff等[3-5]将其应用于临床,利用一次注射10~12ml造影剂,可得到连续、多角度斜位脑血管造影片;1989年Schu-macher等[6]将数字减影技术用于旋转脑血管造影而得到电影样三维立体效果.......

    作者:尹龙;焦德让 刊期: 2002- 06

  • 干扰素-γ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ntibody,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作者:谢琰臣;孙兆林;李海峰 刊期: 2002- 06

  •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和存在的问题

    颅内动脉瘤的尸检发现率为0.2%~9.0%,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常见的原因(51%~70%).动脉瘤破裂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患者即使能从出血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也还面临着再次出血的威胁,而再次出血后病死率更高.......

    作者:刘承基 刊期: 2002- 06

  • 脊髓丘脑外侧囊切断术后出现新的部位疼痛:临床特征、机制与临床的重要性

    ......

    作者: 刊期: 2002- 06

  • 国外脑卒中临床试验

    ......

    作者: 刊期: 2002- 06

  • 血管内治疗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与处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发生破裂之原因,以及诊断、处理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1994年5月~2002年6月42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于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因导管穿破瘤壁者3例,弹簧圈穿破瘤壁者8例,高压注射致破裂者1例,不明原因者3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即刻加深麻醉、迅速致密栓塞动脉瘤并给予鱼精蛋白逆转肝素化,或行脑室外引流及颅内血肿清除术.结......

    作者:焦德让;孙瑞发;范一木;尹龙;佟小光;崔世民;王实;陈俊华 刊期: 2002- 06

  • 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以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的疗效.方法1985年3月~2001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62例,其中69例手术前行三维CT血管造影术.手术入路分为常规入路、颅底入路和匙孔入路,共11种方法.常规入路包括翼点入路(269例)、纵裂入路(23例)、颞下入路(9例)、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和枕下正中入路(3例);颅底入路分别为眶颧入......

    作者:沈建康 刊期: 2002- 06

  • 早中期手术辅助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中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11月~2002年8月施行早中期手术治疗破裂动脉瘤合并蛛并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其中经翼点开颅侧裂入路或半球间入路行瘤蒂夹闭术39例;余1例为无明显瘤颈的床突上眼动脉段动脉瘤,行包裹术.手术后常规应用甘露醇,麻醉苏醒后立即应用扩血管解痉药物,持续治疗14d.结果于发病后1个月根据GOS分级标准评估疗效,优21例(52.5......

    作者:佟怀宇;许百男;周定标;余新光;姜金利 刊期: 2002- 06

  • 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诊断和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25例经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施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扫描范围包括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和颈内动脉岩骨段部位.出血后首次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的时间为4h~50d,平均10.9d;手术前Hunt-Hess分级为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5例和Ⅴ级1例.结果25例患者中,首次磁共振血管造影阳性者18例,2例有伪影者经再次复查证实,共检......

    作者:王宏;黄楹;姚鑫;刘梅力;杨玉山;焦德让 刊期: 2002- 06